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 創傷差異 很多人常常面臨這樣的困擾:心裡有問題,去看諮詢師一段時間就能好起來! 你看那個誰誰誰,現在每天都開心得像個陽光普照的孩子!如果你還沒好,那就多換幾個諮詢師吧。 喔不,我親愛的一般民眾,這些話或許有點道理,但並不是你一走進諮詢室,諮詢師就會施展魔法,把你變成一個快樂收集機器,讓你無法感受到任何悲傷。要知道,如果有一個人幾乎可以承受所有的極端悲痛,心理學上我們可不會認為那是一種正常狀態(即便那是個積極的方向)。 你得明白,快樂可不是憑空出現的,它需要現實環境和行動來促成。更直白地說,你不會無緣無故感到快樂(如果真的會,那請來我的諮詢室讓我們好好聊聊,或少嗑一點藥)。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案主在日常生活中,不被過去的痛苦或創傷干擾,也不會因為極端情緒的捉弄而影響生活。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有些人恢復得快,有些人則慢得像蝸牛?有些人甚至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康復? 回到創傷的差異這件情,從性別、年型、地區、文化、經歷、社會關係、原生家庭,這恐怕是我僅在眾多原因裏頭可找出得比較明顯且有實驗可證的幾個條例,但真的要說影響治療時長跟成效的原因大概有幾百條,在這裡,我大約舉例了幾點比較好陳述並淺顯易懂的可能性供一般民眾參考。 第一,創傷的距離時間: 恢復的快慢,這取決於每位案主的獨特情況,這裡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 假設你因為一場意外斷了手指,在黃金期間馬上把手指送到醫院,醫生還是有很大機會幫你接回來。康復後,你仍然能保住手指的功能。 但如果你是在三年前斷了手指,現在突然找到,先別說手指是不是腐爛了。如果你希望醫生幫你接回去,還想保留功能,外科醫生可能會有些臉部抽蓄,委婉地告訴你不太可能。 更極端的,你是在兒童時期因為意外斷了手指,而意外在年過半百的時候找到,你可想而知當外科醫生看見你捧著白骨時那錯愕的表情,並在最後不失禮貌的建議你轉診去精神科或心理復健科時的尷尬情況。 當然舉這些例子是為了協助一般民眾較為簡單理解,而實際心理狀況更為複雜且隱密,進而經常導致被長期忽略,所以真更正確地說,十幾年都沒有注意到自己該去治療"斷掉的手指"可能更為符合心理狀態的現實狀況。 在初期心理創傷階段剛造成時,立即干預(immediate intervention 備註1)通常都是相當有效的方法,專業的諮詢師或治療師通常可以立刻干預創傷造成的後續更多問題,而防止創傷擴大或加重(但請注意,這不意味著創傷就完全不會造成),就如同立刻把受傷的斷指接回去,即便可能會有一點後遺症,但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假設,這個創傷沒有獲得即時著支援,創傷可能會藉由外力或內在逐漸腐蝕影響心智,造成複合性創傷(Complex PTSD),那麼情況就會更加複雜,像是經過三年這麼長的時間,大多創傷已經內化,儘管是否完全脫離創傷因人而異,但積極治療仍然是有一定效果,這過程就像是"你需要接受你斷去了手指"這樣的自我調整,並重新獲得生活的平靜。 第三個狀況就比較複雜,若是在兒童時期,人際關係與身分認同期間遭遇到創傷,兒童創傷(Childhood Trauma,參見備註2)嚴重甚至造成其腦部發展(壓力反應 Stress Response 備註3),沒有獲得及時干預治療,會依照創傷輕重而徹底影響該案主往後人格速成經而影響社會關係,帶領著案主走向不同的人生,若在中途案主都沒有接受到得當的支援一路往前,將進過了40年,並這樣的創傷幾乎會根深蒂固,造成多年的應對機制與習慣化(Habituation 備註4),也有可能造成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 備註5),隨著時間越發長久就越難改善該案主生活品質,就如同上述所暗喻,斷指終究只剩下白骨,而案主也早已習慣斷指的生活,創傷就會變的更加難以轉化,當然儘管我們不能忽視其創傷在經過時間的長河洗禮下造成的巨大影響,也不代表著毫無希望,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正確的使用EMDR(眼動脫敏與再處理療法 備註6))、認知行為治療(CBT 備註6),可以幫助案主有效的改善生活品質,並接受自己其獨特性而讓生活抵達平靜。 第二,個體事件複雜程度是否影響?: 你們是否曾經有聽過有人說出類似的話,例如: 誰誰誰的父親去世了,他一定很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走過去。 誰誰誰的寵物死了,她還翹班,不至於吧! 其實,創傷的"複雜度"無法用"嚴重不嚴重"來衡量,但其複雜程度大多會影響到案主接受治療的過程,例如假設有兩位案主: 第一位案主年幼時因為自己的寵物意外去世而感到傷痛並無法走出。 第二位案主年幼時,因為家庭被捲入了各種陰謀事件而紛紛離去,前後去世了四位家人,並因為照料問題在親戚間被反覆踢皮球。 以表層狀態看起來,第二位案主的問題較為嚴重,但奇妙的是,以綜觀長期來看,誰能更快走出陰影並恢復正常生活,並不是這麼容易判斷的。 頂多來說,我們可以用創傷的單一性與複雜性來區分,第二位的創傷明顯更為複雜,需要更多資源和時間來處理,但第一位的傷痛也並非一碗雞湯就能抹去。 而我認為造成治療長短的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第三部分要講的:環境。 第三,環境 環境可說是創傷復原的關鍵角色,我們不能期待把一個生活在毒窟裡的人送來治療,然後再送回原來的地方,他就會完全康復。諮詢師再厲害,也不可能逆天改命,改變案主的環境。 大多心理學界普遍認為,環境與社會連結直接影響了案主的心靈健康狀態,一位案主若有著創傷,但有著可以支持他的家庭與社會關係,儘管我不能直接下定論說:他肯定會好起來。但至少以諮詢師的角度來看,我會較為放心。 若該案主的環境條件較差,無論是經濟還是人際或家庭支持都有著很大的問題,大多諮詢師都會立刻意識到這可能將會是一場長期的戰爭。 諮詢師即便有辦法提供給案主很多心靈資源,但環境往往是我們束手無策的,所以我更希望能告訴大家,對於心靈創傷或有某種障礙的案主而言,不僅只是諮詢師/治療師的協助,身旁的親友更是復原的關鍵,我們能夠深入案主的情況有限,但親友往往都是可以直接接觸到案主的問題(例如貧困或施暴者)。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讓人大致理解為何每個人在接受諮詢/治療時會有個體的差異,當然這只是一個粗淺的解釋,其事件影響是否影響人們深遠,因各體經驗跟個性都有所不同。 最後,如果你覺得心裡不對勁,找個心理諮詢師喝杯咖啡聊聊,也沒什麼壞處。就算最後發現自己沒問題,陪伴我們這些充滿學識的俊男美女們聊天也算是賺到了吧? 備註: 備註1:立即干預(immediate intervention) 是指在心理治療或危機情境中,治療師或輔導員在發現當事人可能處於危險、痛苦或具有高度風險的狀況時,立刻採取行動,以防止事態惡化,並保護當事人的安全。 備註2:兒童創傷(Childhood Trauma):指在兒童時期經歷的情感、身體或性虐待、忽視、父母離異或其他嚴重負面事件,年紀上又分為嬰幼兒期(0-3歲)、學齡前期(3-6歲)、學齡期(6-12歲)、青少年期(12-18歲)。 備註3:壓力反應(Stress Response):這是指身體對壓力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涉及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變化。 備註4: 習慣化(Habituation):指在創傷壓力下,個體逐漸對某些行為(如吸煙或過度飲食)形成習慣,這些行為可能是對壓力的反應。 備註5: 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是一種因幼年時期缺乏穩定的情感關係而導致的,難以建立或維持親密和信任關係的心理障礙。 備註6: 眼動脫敏與再處理療法(英文: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EMDR 是一種針對創傷後壓力症(PTSD)和其他心理創傷問題的療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心理創傷的痛苦經驗未能在大腦中正常處理和儲存,導致情緒困擾和心理症狀持續存在。EMDR 通過引導當事人回憶創傷事件的同時,讓他們的眼睛按照治療師的指示移動(或用其他雙側刺激方法,如觸摸、聲音等),幫助大腦重新處理這些創傷記憶,減輕負面情緒和心理痛苦。 備註7: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CBT 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多種心理問題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當事人的認知(思維)和行為進行干預。CBT 的核心理念是,個人的思維方式會影響情緒和行為,改變負面或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可以改善情緒,並導致更健康的行為模式。在治療中,治療師會與當事人一起探討他們的想法、信念,並識別那些不合理或消極的想法,然後透過學習新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技能,幫助當事人應對問題和情緒困擾。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o5JuDDSGsHldwUrJbz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