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德國的很多城鎮也同樣存在類似的爭論。令人驚訝的是,在很多教堂,公共建築,街道和軍營中,都可以找到希特勒時代的遺存。
Deutschland Lent-Kaserne in Rotenburg/Wümme (picture-alliance/dpa/I. Wagner)
以二戰德軍「王牌飛行員」蘭特命名的軍營

不再有"韋納‧馮‧布勞恩"中學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年剛剛下令,德國一少部分仍以二戰德軍軍官命名的軍營必須改名,這其中就包括以陸軍大元帥隆美爾(Field Marshal Erwin Rommel)命名的軍營。馮德萊恩此舉是要顯示,現在的德國聯邦國防軍和當年的納粹軍隊絕無任何傳承關係。
以納粹命名的學校和街道也經常引起爭議。2014年,德國最後一家以韋納‧馮‧布勞恩命名的中學也更改了名稱。韋納‧馮‧布勞恩是納粹時期的著名軍工專家,被稱為V2導彈之父。
在德國北部的小村莊圖穆勞闊克(Tümlauer-Koog),2011年,村長被迫拆除了一座獻給納粹頭目戈林並刻有納粹標識的鐘。
這座鐘是1935年為了慶祝納粹在北海地區佔領新土地而安裝在一個塔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