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 #時事 https://mp.weixin.qq.com/s/ItOEqfBurTyooXRwFIWx0w 這篇不錯,幫忙備份一下: 烏克蘭戰爭喧囂背後的真相 原創 BJ王明遠 阜成門六號院 2022-02-25 06:55 (一)北京時間昨天上午11時左右,俄羅斯發起了對烏克蘭的全面武裝進攻。烏克蘭戰爭這個話題,迅速取代X州事件,吸引了互聯網絕大多數流量。 在中文媒體世界裡,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戰爭被描述成一部浪漫史詩:俄軍開戰不到兩個小時,就已經摧毀烏克蘭的海軍、空軍力量,在敖德薩登陸,在基輔空降;開戰7個小時後(下午6點左右),諸多主流媒體,在不求證信息源的情況下,又說俄軍已經進入基輔市區。 似乎烏克蘭潰不成軍,比當年科威特軍隊還廢柴,而俄軍所向披靡,T90坦克車進展速度比法拉利賽車還要快,僅用數個小時就可以佔領一個中等國家。無數人的朋友圈都在讚嘆俄軍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普京也被中國人封神,億萬人爭相頂禮膜拜這位“普京大帝”。 中文媒體中的西方是另一幅場景:歐美諸國政府應對無措、顓頊無能、懦弱不堪,民眾麻木、一盤散沙。各種段子舖天蓋地,似乎西方根本不可能奈何得了俄羅斯,二戰及冷戰以後的地緣政治格局,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擊潰。 於是網上又出現一波言論,認為中國武統台灣、收復藏南根本不在話下,似乎今天出兵都有點晚了。微博上有個關於統一台灣的段子:“早上出兵,中午結束戰鬥,下午核酸檢測發身份證,晚上與大陸同胞一起看新聞聯播,第二天一大早唱《義勇軍進行曲》、升五星紅旗。”似乎無數先輩夢寐以求卻不能完成的祖國統一大業,在24小時內就可以輕輕鬆松交作業了。 (二)不過這些與烏克蘭戰爭實際情況大相徑庭,中文世界對烏克蘭戰爭的信息呈現嚴重失真,顯然這是輕信了俄羅斯戰爭信息煙霧彈(這是一個國家在戰爭中的常規行為),或者一些網民出於臆想,自行杜撰的結果。筆者綜合包括俄羅斯塔斯社在內的世界十幾個最權威主流媒體信息,初步梳理了烏克蘭戰爭第一天戰鬥的真相: 1.“俄羅斯一個小時就摧毀烏克蘭海軍,然後在敖德薩登陸,並且佔領敖德薩”。其實俄羅斯只是遠程襲擊了敖德薩,並沒有在敖德薩登陸,烏克蘭海軍基地受到襲擊,但是並未全軍覆沒。 2.“俄羅斯一上午就摧毀烏克蘭空軍,取得絕對製空權”。其實烏克蘭空軍共約3.6萬餘人,至少225架戰機,是歐洲第七大空軍力量,在沒有大規模升空作戰,或地毯式轟炸的情況下,俄羅斯不可能將其全殲。事實情況是,烏克蘭空軍主力尚存,自稱第一天擊落7架俄羅斯戰機,俄羅斯也承認有一架墜毀。 3.“俄羅斯傘降兵在烏克蘭十幾個主要城市降落,並將當地軍隊繳械”。實際這是數年前俄羅斯軍事演習的視頻,除了被分離的頓巴斯地區外,烏克蘭每個城市都還在自己控制中。 4.“俄白聯軍已經進入基輔郊區”。實際情況是,俄羅斯距離基輔最近的部隊,即從白俄羅斯境內進攻烏克蘭的部隊,仍然在白烏邊境切爾諾貝利與烏克蘭激戰。我們從央視的直播畫面也可以看到,基輔市內晚間仍然燈火通明,比較平靜。 图片 (今晚電視直播中的基輔,夜間依舊燈火通明) 綜合外國媒體,以及俄羅斯國防部、美國國防部的信息看,俄羅斯第一天的進攻仍是“有限戰爭”,共發射了約100 枚導彈,出動75架戰鬥機,這種打擊力度遠遠小於伊拉克戰爭第一天英美聯軍打擊力度。俄羅斯地面軍隊有所推進,但是主力仍舊在烏克蘭邊境地區;俄羅斯空軍正在試圖戰略基輔附近的貨運機場,開闢空中航線。烏克蘭的軍事設施雖然遭受打擊,但是主力尚存。 图片 (《華爾街日報》綜合各種消息製作的俄羅斯實際佔領區圖) 如果對比二戰時的德國入侵波蘭戰爭,或2003年伊拉克戰爭,這兩場戰爭德國、美國取勝尚需一個月作戰時間,俄羅斯僅用數小時就可以摧毀烏克蘭的軍事力量,是軍事學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消滅一個中等國家的幾十萬軍事力量談何容易! 其實,就連克林姆林宮對到底要發生多大規模的戰爭也是在觀望中,它現在主要目的是恫嚇烏克蘭國民,渙散其意志。是否發動更大規模襲擊,是否佔領烏克蘭,取決於烏克蘭在未來幾天的動員程度,以及歐美是否採取強有力應對措施。 俄羅斯國內更是對這場戰爭沒有信心。21日普京宣布承認頓涅茨克及盧甘斯克獨立當天,俄羅斯MOEX指數收跌10.56%,交易系統指數(RTS)收跌13%,創八年最高跌幅;昨日戰爭打響後, MOEX 指數收盤時下跌33%,再創新低。所以,俄羅斯人本身是極不看好這場戰爭的,奈何中國人卻把普京和俄羅斯想像地如此戰無不勝? 圖片 (自從2月21日以來,俄羅斯股市接連暴跌,數據來源:Bloomberg.com) (三)我們再看西方的應對。西方真的是我們認為的紙老虎,甚至是死老虎一個嗎?西方正在重複二戰前的綏靖政策,既沒有意志,也沒有力量去阻止俄羅斯消滅一個國家,然後改變東歐地緣政治力量對比嗎? 其實,儘管俄羅斯趁美國深夜時間發起戰爭,但美歐還都是做出了及時的、強硬的反應。首先,法、德、英、美等國領導人先後對國民發表電視講話;其次,今天凌晨G7及北約立即召開峰會,聲明這是二戰以後歐洲和平遭受的最嚴重挑戰;再次,歐盟一改過去在俄羅斯問題上的軟弱狀態,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提出了最嚴厲制裁警告,承諾要進行大規模的戰略性制裁,徹底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基礎及其現代化能力。 顯然,西方應對的規格超出了9.11襲擊,普遍是以國際戰爭的規格對待的;歐美社會也是一片譴責聲音,鋪天蓋地都是關於烏克蘭的新聞。所以,今天的西方與二戰前的西方是截然不同的——1938年前後的西方是一片厭戰狀態,社會上對德國的擴張麻木無視,甚至為政府綏靖政策喝彩,而這次西方上下是積極應對狀態的。 图片 (今天倫敦街頭的反戰遊行) 預計未來幾天,美國及歐盟會對俄羅斯推出一系列嚴厲的製裁措施(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及部分拉美國家也將會加入製裁),這些措施將要比克里米亞危機時推出的製裁措施嚴重很多,將要包括: 1.凍結俄羅斯在西方的資產(俄羅斯經濟由於過去長期依賴能源出口,加上寡頭紛紛往英美轉移資產,其海外資產數量驚人,其中美元資產就有1700多億、英鎊資產約1540億),這對俄羅斯而言將是巨大損失; 2.全面禁止俄羅斯進口高科技產品,干擾俄羅斯航空、機床、智能手機、造船等行業正常運轉; 3.禁止任何金融機構購買俄羅斯政府債券,以限制俄羅斯的借貸能力; 4. 全面削減從俄羅斯能源進口量,暫停俄羅斯最重要的輸氣管道北溪二號建設,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超過400億美元,這是俄羅斯重要的財源。 最近,歐美又在提出切斷俄羅斯與SWIFT金融轉賬系統的聯繫的議題。SWIFT是全球主要跨境轉帳通道,若與之脫鉤,佔俄羅斯財政收入40%的國際能源交易將被切斷,對經濟無疑是致命打擊。伊朗就是因為被踢出SWIFT系統,經濟陷入崩潰邊緣。 所以,西方在烏克蘭戰爭中,雖然表示不出動軍隊,但是並不意味著束手無策。並且,從長期看,這種經濟制裁的打擊力度,要比軍事對抗更有效。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短短半年,俄羅斯最大兩家銀行海外債券損失就超過400億美元,全國資本就流出1500多億美元(佔GDP8%),盧布匯率暴跌50%,經濟連續數年負增長。普京如果考慮連任的話,就要考慮民生經濟,焉能不畏懼西方的經濟制裁? 图片 (克里米亞危機後的製裁,導致俄羅斯盧布匯率暴跌) (四)另外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是,烏克蘭戰爭俄羅斯能夠打多久,打多大規模的問題。俄羅斯目前經濟總產值為1.48萬億美元,財政收入約210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中國廣東或江蘇省的財力。以如此薄弱的財力,能支撐的起大規模戰爭嗎?況且,隨著西方更嚴厲制裁的展開,俄羅斯的財政將會進一步惡化。 俄羅斯到底能打多久呢?我們權且可以替俄羅斯人算算經濟賬。 蘇聯在10年的阿富汗戰爭中,10萬軍隊耗資約840億盧布,按照今天的美元購買力換算約等於4032億美元,平均每年花費約400億美元。而烏克蘭戰爭軍隊規模有近20萬,那麼每年戰爭費用將要達到800億美元。 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一個月軍事作戰用去200億美元,其中人員費用接近70億美元,戰鬥任務費用100億美元,軍需品和裝備費則30億美元。我們考慮俄羅斯軍人工資低,又是在家門口作戰,成本相應按美國的四折計算,那麼一個月的戰爭成本也要80億美元,俄羅斯是無力支撐超過半年的戰爭的。 美國占領伊拉克後,每年維持軍事佔領而支出的費用約550億美元,在阿富汗每年支出約500億美元。如果俄羅斯打下烏克蘭後,要維持長期佔領,即便是打五折,每年仍舊需要250-300億美元。 所以,對烏克蘭全面、持久的戰爭不是俄羅斯能夠承受的起的,俄羅斯可以打一場成本低於200億美元的戰爭,或者是作戰時間短於3個月,再大規模的戰爭就力不從心了。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似乎仍是有限戰爭,或者打完即走,就像1982年英國對馬島作戰的模式。 (五)最後,我們要反思:我們中國人到底應該怎麼看待這場戰爭?從道義上,俄羅斯悍然全面入侵烏克蘭是對國際基本關係準則的挑戰,與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相差無二。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選擇什麼樣的外交政策,是其享受的基本自由,就像我們國家與某個國家親疏,美國無權指責。俄羅斯卻以烏克蘭親西方政策損害其利益為由,去破壞烏克蘭的主權及領土完整,這無論如何在國際法上是說不通的。 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如果不去譴責這種行徑,反而為之喝彩,最終對中國未必是好事。中國作為俄羅斯鄰國,與其有4000多公里邊境,歷史上,沙俄及蘇聯數次運用今天俄羅斯對付烏克蘭的手段對付中國,先後策動外蒙古、唐努烏梁海脫離中國,也曾經用這種手段支持某些民族分裂分子。我們不應該因為某個國家是敵人的敵人,就認可它的那些違背道義的做法。 從國家利益上,我們應該全面分析烏克蘭衝突對中國的利弊。從利好來看,這場戰爭勢必讓西方集中精力應對俄羅斯,從而減輕拜登上台以後,中國所面臨的西方集體圍堵產生的壓力。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好這種國際環境的暫時放鬆,將進一步迎來發展崛起的寶貴喘息機會。 但是,中國也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中烏關係良好,烏克蘭是中國“一帶一路”九個支點國家之一,中國是烏克蘭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國的總貿易額2021年達到189億美元),烏克蘭約有5000萬畝地被中國企業承包經營,佔該國耕地總面積十分之一,大大緩解了我國糧食短缺。烏克蘭陷入戰亂,對中國的經濟利益及國際戰略佈局都是嚴重威脅。 另一方面,在克林姆林宮的對抗西方大棋局中,一直希望中國成為其堅定盟友,利用中國雄厚的經濟實力,來規避被西方制裁的風險。對中國來講,既要維持中俄友好,又不與西方徹底翻臉,才符合最大利益。但是在日趨緊張的俄國與西方的關係中,中國越來越難處理這種平衡,很多時候不得不面臨選擇站隊的問題,這不僅大大加大中國外交成本,也讓中國和平崛起的環境越來越複雜。 所以,對待今天的烏克蘭戰爭,無論從利益上,還是道義上,我們都應該多一些謹慎,少一些狂熱。戰爭並沒有那麼浪漫!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pJnyi0WpSQYO5VeFGQ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