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他的內心不能將自己歸屬於何處,這是他開始旅行的原因。
  
  
  
童年裡有大半的時間都在部落和都市之間往返,心裡是嚮往著部族生活的,所愛卻又被困在高樓林立的都市,待在這裡沒有什麼不好,到父母身邊時總是這麼告訴自己。
  
  
這裡安全、方便,每個人都輕聲細語,雖然有可能使他經常聽不明白有些話語背後的意義而困惑。但總有人會不厭其煩的教導他,該怎麼注意交通號誌、公車卡怎麼加值、手機如何使用。
  
  
而且這裡有他的血緣至親,他們也一直希望他在這裡,他就是一面被拉扯著的風箏。
  
  

部落就不同了,在那裏,意義勝過任何表達。他可以透過眼神、溫度、呼吸、氛圍、歌聲,感受所有的情境脈絡,不需要語言也能夠了然於心,意義遠比語言更加重要。
  
   

只是每隔一段時間再次回到那裡,他就會有一陣子的感覺自己格格不入,帶著都市的喧囂來到山海之間;回去時再強行將惦記的大海帶走。
  
    
心裡總有一個聲音是,該回去了,卻往往不覺得自己擁有能夠回去的力量。
  
  
  
/
  
  
旅行就是一種離開,不論是離開熟悉的地方,還是離開待在那裡的自己。
 
   
依照慣例,他並沒有事先安排行程,旅館、飯店、民宿那類的地方,不管多麼簡陋,他都有辦法待下去;自然也不需要行前著墨太多了。
  
  
只是此刻矗立在他眼前的建築,比起他先前到過的所有旅店,都還要散發出詭異和危險的氣息;他可以用,一座巨大的幽淒的「墳墓」來形容它。
  
  
遠遠看著,他腦海中恍惚浮現泰姬瑪哈陵,那是比這裡美麗上百倍的墳墓;世界上有那樣純潔神聖的墳墓,為什麼就不能有如此詭譎的墳墓呢?
  
  
於是他邁開了步伐靠近;生命中有許多不可避免的必然,即使姬蔓·芭奴沒有沉睡在泰姬瑪哈陵當中,泰姬瑪哈陵也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在這個世界上。
  
  
所以最終他還是踏入了這座墓園。
  
  
/
  
他有無限的想像,在這扇門後面的會是,墓園主人的肖像,掛在偌大的大廳;以蒙娜麗莎的微笑那樣的姿勢被描繪。空間裡沒有一盞燈,因為這裡必須表持絕對的沉寂。

  
現實是他沒有猜對,可是結局也相去不遠吧?
  
  
因為那雙淺色的眼睛也可以代表蒙娜麗莎的意義。
  
  
對方說著他有聽沒有懂的話,但是因為這種情形也經常在都市發生,所以他並不在意;只是愣愣地接過了那封信。
  
    
「房間裡當然是安全的吧。」這麼回應了對方。
  
  
初次面對深夜裡的大海時,第一個感受是恐懼,他想沒有什麼地方會比夜晚的大海更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