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被黨國歷史矇蔽的台灣,甚至是西方國家,都不知道戰爭的真相。

而知道真相的只有四個人,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美國總統羅斯福,國務卿赫爾。

東條並不是策劃突襲行動的人,但身為首相,觸發內外局勢到不得不開戰的地步。山本不是一心求戰的人,但早從日俄交惡的過程就知道如果美日終需一戰,只有那一千零一個打法,但打了之後只會讓日本開始走下坡,但不打也是另一種耗損國力的處境,所以他不斷強調外交手段要跟得上戰爭。只是日本外交官員養尊處優,怠慢了軍機,最終讓珍珠港突襲成為不名譽的偷襲,也種下日本敗戰的遠因。

美國兩個大頭,早早破獲日本的電報密碼,日本大使館還在傻乎乎的以為美日和平,美國已經在思考如何利用掌握日本泄漏情報的優勢讓日本開第一槍。這也是羅斯福從政最讓人詬病的一面,十足老謀深算的雙面人,也是美國民主黨一脈相傳的特色。而同為民主黨的國務卿赫爾,則是另一個面具,將自己包裝得很和善的種族歧視者。

嚴格的說,戰略深度的遠見實力,山本五十六與羅斯福旗鼓相當,東條英機與赫爾算是陪襯,只是在職責上略有不同。只是山本五十六上不了審判台,早早被暗殺身亡,他多活一天對美國是多慮一天。

至於英國邱吉爾與中國蔣介石,想的是一樣的,珍珠港被炸到整個島都沉了也沒關係,只要能讓美國參戰就好,兩個人都是公開拍手叫好。

而當時很少人關注的太平洋另一邊,日軍其實同時發動另一場突襲,英屬馬來亞的登陸戰。美國搶灘死了不少人,日本搶灘也沒好到哪去,就算是天時地利的突襲一樣傷亡慘重,但馬來亞的登陸戰才是攻擊珍珠港的主因,只是珍珠港戰爭的新聞聲量大過東南亞殖民地,畢竟是美國被打,誰理你亞洲人怎麼了。

而為何要進攻東南亞,這又要回到大清帝國的外交失策了。當初日本被美國強制開門,中國態度更差,拒絕英國通商還羞辱大使,也就是《停滯的帝國》的故事。

歷史之漫漫長河,時間不一定會給真相,答案都是從謊言消失後才會浮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9223
珍珠港:日本帝國殞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