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尚宮傳奇】兩敗俱傷 *偵十09案衍生 *原作向(?)的大孟、昀鷗 *有用gpt輔助古風翻譯 八角閣外忽然傳來一陣話音,打破了屋內的沉寂。眾人像是這才回過神來,神情一變。張御醫與鷗尚儀對望無言許久,這時立刻警覺起來;大狀元原本低垂著頭,也隨之抬起,眼神淡淡地掠過孟尚食,看向窗外。 「是九公公的聲音。」站在窗邊的蓉尚苑首先開口。閣中燭火微晃,七人的身影映在牆上,而樓梯上傳來的腳步聲,將此夜的氣氛拉至最緊繃的時刻。 何欽天環視一圈,最後將目光停在倒在桌案前的甄公公身上。他輕歎一聲,道:「這件事……交給我吧。」 來至八角閣二層的眾人,果然以九公公為首。他眉頭微蹙,目光掃過煙花衝撞琉璃後所留下的滿地狼藉,以及那已無氣息的甄公公,繼而抬眼對上何欽天的雙眸,臉上擠出一抹略顯做作的笑意。 「欽天老爺。」 「見過九公公。」何欽天抬手作揖,其餘人也隨之拱手行禮。 九公公笑而不語片刻,方道:「咱家聽聞欽天老爺帶著主簿與幾位女官,在御花園來回踱步,便好奇前來一觀。不想竟在此見著張御醫與大狀元。」 言罷,他目光一轉,落在兩人身上。張與大微垂眼眸,默然無語。 何欽天神色不變,從容應道:「如九公公所見,在下聽聞方才煙花擊破八角閣琉璃窗,便與韜主簿作為本次儀式之欽天監代表,前來查驗。不料竟見甄公公伏於案前,已然氣絕。」 說至此處,他略頓了頓,「當時三位尚女與兩位公子恰好亦在此閣附近,為免錯漏,在下便邀眾人一同查明真相。」 「查明真相?」九公公微挑眉心,語帶譏諷,「這是大理寺的差事,自有大理寺的人去辦,何必勞煩欽天老爺親自動手?」 何欽天沉吟片刻,方道:「今日儀式由欽天監主理,在下既為監官,自當負其全責。」他頓了一頓,聲音略低,「未曾料到,甄公公與賈大人竟會……橫屍此地。」 此言一出,方才受查的五人皆微露訝異,但九公公似未察覺眾人神色,反而緊追不放,問道:「賈大人?」 何欽天拱手道:「不瞞九公公,方才眾人在御花園內查驗時,有人急報,稱在天湖中撈起一具屍首,正是賈尚服大人。」 九公公聞言,神色微變,隨即側首朝身旁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還不快去查查?」 「遵、遵命。」小太監連忙應聲,正要轉身離去。 何欽天目光一凝,眼前景象與方才所得線索交織成形,他心中已有定策,便抬手攔下小太監的腳步。 「此路風急露重,還是讓在下為九公公引路為妥。」他語氣平和,轉頭望向韜主簿與那五人,朝他們頷首一笑,神情儼然已心中有數,「諸位便先回去歇息,餘下之事,在下自會查明。」 大狀元聞言,神色微動,欲言又止。他抬眼望了張御醫一眼,緩緩摘下帽上那朵曾被對方多次打趣的黃菊,步至孟尚食身前,停了片刻——隨即轉身離去,腳步不曾回望。 孟尚食的眼底浮出一瞬動搖,似欲伸手挽留,最終卻止於半途,只得默默收回了手。 鷗尚儀與蓉尚苑上前,輕輕搭住她的肩,神情柔和,似是在安撫。張御醫本欲開口,卻因九公公尚在場中,終是止住了話頭,僅拱手一禮,隨即無聲離去。 * 瞞天過海之計,終於得以施行。 當初五人未曾料想,欽天監的何欽天終究還是理出了他們合謀設局、致甄公公於死的脈絡。更無人料及,大狀元竟會在計畫之外再添一筆,將那以孟尚食性命作為威脅,強逼成婚的賈尚服,一併除去。 在欽天老爺的調查之下,真相已然呼之欲出,然最後三位女官卻異口同聲,將指證之語悉數導向張御醫,竟將大狀元自此洗脫。 那夜回到王爺府時已過子時,他草草盥洗過後,便獨自躺於榻上,輾轉反側,難以成眠。孟尚食那一眼的打量,以及最終所指之人——全都刻在心口,揮之不去。 直到今日他方才明白,當時孟孟之所以婉拒他的求婚,並非情有所屬,而是迫於三位女官為求仕途所擬之計。 他自幼身為大王爺之次子,自不乏女子傾慕,及至高中狀元,更是紅箋滿堂,然唯有她,讓他第一次明白——原來輸得徹底,是這般滋味。 至翌日,宮中仍未有什麼風聲傳出。 大狀元心中不免起疑,思忖著何欽天最終會如何處置此事。昨日對方得知真相時那副氣急敗壞的模樣猶在眼前,卻又在九公公面前為眾人擋下了一劫,究竟是有意放過,還是另有深意,實難猜測。至於賈尚服之事,雖三位女官異口同聲將嫌疑引向張御醫,然欽天老爺與韜主簿二人卻將矛頭直指於他。此局將落何處,他一時亦看不明白。 思緒紛亂,又徹夜未眠,他終是撐著疲憊身軀,踱步至太醫院,想探一探消息。 一入門,便見張御醫正坐於案前,手捧醫書,神色凝然,似未曾察覺有人進來。 「張御醫。」 「這不是狀元郎麼?是什麼風將您吹到了太醫院來?」張御醫抬起眼,語氣平淡,神色如常,彷彿昨日之事從未發生一般。 大狀元頓了一下,終是問道:「……昨日之事,不知張大人可曾聽聞欽天監那邊下了什麼結論?」 「暫時尚未有消息。」 語氣依舊平靜,就連被指為兇手之事,也未見他有絲毫動容。他的眼神重新落回書頁之上,彷彿這世間與己無關。 大狀元一時無語,腦中思緒翻湧,正思忖著如何續言,忽見那醫書封面上幾字映入眼簾——《舒經活血》。 他沉聲道:「……您這是還在為鷗姑娘尋方子?」 張御醫翻頁的手忽然一頓,眉頭不自覺地蹙起,良久才緩緩抬眼,目光終於凝在他身上。 「……狀元爺不也還佩著孟姑娘所贈的玉珮?」 此言一出,大狀元這才驚覺,自己竟將孟尚食所贈之玉珮繫於腰間,未曾摘下。 昨夜之景如潮水般湧回腦海。那時何欽天將殺害賈尚服一事的嫌疑,鎖定於他與張御醫之間,案中二人遂展開一場唇槍舌劍的辯論。 當夜原本已有五人共謀之局,針對八角閣、針對甄公公,各司其職。若欲於完成分內之事後,再往天湖行一遭,必得借用御花園的馬匹。而計畫中,掌管馬棚之人,正是張御醫心所繫的鷗尚儀。基於此,張御醫當時據理力爭,言其若真為行兇者,斷不會置鷗姑娘於險地。 而他大狀元,為自保清白,卻未曾開口承認自己曾受賈尚服威脅,對方甚至以孟尚食之性命為要脅,逼他成婚之事。席間雖有人提出,他或許會為心愛之人動殺機,然終究無實證可憑。 最終,在場三位女官——蓉尚苑、孟尚食、鷗尚儀——皆選擇將矛頭指向張御醫。 她們不信他,亦不信張。 不信大狀元會為孟尚食殺人,也不信張御醫會為了鷗尚儀,甘冒風險動用馬匹,以致牽連心上人。 他望向張御醫,而對方也在同一刻抬眼望來。二人目光相觸,皆從對方眼底看見了昨日未曾說出口的苦澀與無奈,最終,只得一笑,笑中滿是黯然。 情深至此,宛若驟雨傾盆。濕透衣襟者不止你我,此間皆無勝者。 * 整樁案情傳入聖上耳中時,來龍去脈已然換了模樣。 欽天監的何欽天,似真未曾打算將他們五人棄之不顧。他將甄公公、賈尚服與大尚書私相勾連、收賄納賕、並獻禮於九公公的種種證據一一呈上。至於甄、賈二人之死,則悉數歸入煙花意外之說。原由大致與當初「瞞天過海」之計別無二致:鴿子撞落孔明燈、燈火墜入馬棚、驚馬奔逃,沖撞柵欄,柵欄傾倒之勢改變煙花施放之角度,火光直竄八角閣,破窗而入,琉璃碎裂,碎片誤殺甄公公。 而大狀元所添一筆,則是那匹受驚之馬最終奔至天湖畔,將賈尚服撞入湖中,自此沉溺無聲。 九公公被押入大牢的消息傳來之日,五人久違重聚,亦是首次齊聚於鷗尚儀為郝尚宮在郊外置下的小屋中。 對於何欽天的用意,他們心中難以確定。但憶起那人神情肅然,要他們莫再串供、務必吐露真情的模樣,便也生出幾分猜想——也許他並非為賣人情,也非為遮掩什麼,僅僅是被他們最初的念頭所動。 畢竟,親身走過這宮牆森森之地的他們皆已明白:真相如何、事實如何,終究抵不過天子的一句話。 既如此,身為人臣,所能為的,也唯有循著心念所向,步步而行罷了。 甄、賈二人既已伏誅,三姊妹推舉孟尚食為新任尚宮之計,便順理成章地提前實行。 唯獨那道新頒女官宮規,因五人手中尚無實權,暫難更動。為免再蹈覆轍,眾人將所有可資為證的書信盡數焚毀,僅留下些來歷無可考的物件。 郝尚宮應蓉尚苑之邀,啟程南下洱城。在蓉尚苑提拔尚宮局新女官之際,先替她打理創業初務,待她辭官還鄉後,便可一同經營山茶花之業。 鷗尚儀之腳疾,仍為心中掛念。張御醫遍翻醫籍,仍未覓得根治之法,遂遣人四處探訪江湖名醫,並按時送來調養藥帖與舒筋活血之膏藥。 孟尚食身為準尚宮,所負之責愈加繁重,事務千頭萬緒。大狀元雖時有探問,卻再無與她相見之機,亦或說——再無開口的勇氣。聖上擬派他出任洱城都督之事,也已在籌中。他猶豫多時,終是將腰間玉珮摘下,收進錦盒,鎖入房內最深處。 那玉珮,是否還有重見天日之機,他心中無解。 這深宮的規矩,未必瞬息萬變,卻總會隨權柄轉移而翻雲覆雨,風向易轉,局勢難測。 他想,暫且放下,也無不可。倘若日後時運轉兮、命途更改,驟雨再來之時,若仍能相逢——縱是兩敗俱傷,他亦願再次步入雨中。 END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uax5pRnm0WMBJG9Ewu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