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施明德出賣泰源事件烈士─難友口述歷史摘要


圖片說明:1969年元旦,四位難友在泰源監獄留下的合照。左起:陳庚辛、詹天增、鄭清田、陳良。

文:曾心儀
註:本篇是我個人訪談相關人士,及摘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陳儀深教授所做的《口述歷史--泰源監獄事件專輯》(2002年8月出版)。
【一】警總判決書
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於一九七○年三月三十日經軍事檢察官藍啟然臨庭執行職務,審判庭有審判長聶開國、審判官孟廷杰、審判官張玉芳署名,以及有四月三日書記官胡穎之署名,開具的判決書,把五位烈士寫得罪大惡極,「爰均處以極刑,褫奪公權終身,用昭炯戒。」主文:
「江 炳興、鄭金河、詹天增、謝東榮、陳良意圖以暴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各處死刑,各褫奪公權終身,各全部財產除酌留其家屬必需之生活費外沒收之。 鄭正成預備以暴動之方法顛覆政府,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褫奪公權十年,依法拘禁之人逃脫,處有期徒刑一年,執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六月,褫奪公權十年。『台灣獨 立宣言書』稿二冊沒收。」
警備總部判決書紀錄了他們的年齡和籍貫:
江炳興 年三十一歲 台灣省台中縣人
鄭金河 年三十二歲 台灣省雲林縣人
詹天增 年三十二歲 台灣省台北縣人
謝東榮 年二十七歲 台灣省嘉義縣人
陳 良 年三十二歲 台灣省雲林縣人
鄭正成 年三十二歲 台灣省台北縣人
【二】泰源事件經過
據 泰源事件難友敘述,泰源事件發生在一九七○年二月八日(農曆新年初三),計劃了三年,當江炳興於一九六九年從台北軍事監獄移監到泰源監獄時,本來早已準 備展開行動,因各方面條件不成熟而打住。但是江炳興帶來一個消息:他收到彭明敏從國外寄來的賀年卡,他曾和彭明敏關在一間牢房,彭明敏和他約定,如果江炳 興接到他的賀年卡,表示他已經逃到國外了。他們並在牢中看到中央日報刊登彭明敏在國外演講的消息。鄭金河信心大增,計劃舉事,因此轉為積極。
江 炳興與鄭金河計劃十月舉事,後來考慮想等看了聯合國開會結果再作決定;行動的時間一再延期。但因為施明德威脅,再不行動的話他要把事情曝光,後來事情真 是曝光了,獄中一位「紅的」要向監獄長報告,被阻止,由「紅的」自己人盯住他不准去密告。在已經曝光的情況下,鄭金河覺得如果不拼的話會死很多人,於是決 定農曆新年行動。
難友們對施明德搶領導權很不滿,協議事情避開他,不要讓他知道。但是還是有一位難友因為不知道這個協議,把消息透露給施明德。
施明德威脅、恐嚇難友,對核心人員施加壓力,甚至表示他要採取行動了。他要求當指揮官,他認為其他人只夠做中校,只有他一個人能當將軍,一切都要聽他的命令,不然他要去告密。
一 位難友說,表面上他對施明德的意見都是反對的,但是私底下和鄭金河、詹天增討論時,就說:假使施明德執意要行動,既然我們無法阻擋,「有嘛死,無嘛 死」,就配合他,看看有沒有機會。如果順利成功就可以達到原來計劃的目標,否則最壞的打算,就是逃到海邊搶船。基於這種想法,後來才會提前行動。
年 初三這天中午預定十二點四十五分發動,鄭金河、詹天增刺殺班長,班長呼叫,行動立即失敗。本來逃走的應該不止六個外役,因為監獄的大門、中門上鎖,所以 六個外役也無法進來,其他在菜圃、醫療所及行政室工作的外役也都被關進來。施明德在十一點半大家吃完午餐後,換穿他唯一的一條軍褲。大約十二點左右,外面 響起槍聲、吆喝聲,這時施明德起身,把一些準備的東西沖入馬桶。
難友說,他與施明德同房七、八年,施明德就睡在他旁邊,他親眼看見施明德換穿軍褲,他之所以在那個節骨眼上換穿軍褲,是他自認是領導人,
「他的行為,凸顯了他的幼稚、無知與難當大任。」
泰源事件槍殺了五位烈士:鄭金河、江炳興、詹天增、陳良、謝東榮。逃亡唯一生還的鄭正成被捕後慘遭刑求,被判十六年徒刑,連同蘇東啟案的刑期,共二十八年。
鄭正成回憶說,他們六人關在台北新店軍人監獄。一九七○年五月三十日,五位烈士於同一天行刑。
由於他們五個人的家比較遠,所以在行刑前幾天,我請家人寄錢給我。我問他們要吃什麼?我向監獄訂了六隻滷鴨請大家吃。
每個禮拜二、五的清晨三、四點左右是行刑的時間,禮拜二過了,就有可能是禮拜五執行。
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時日已經接近,所以每逢行刑前的晚上,大家輪流不睡覺,但是有時等著等著就睡著了。
他們五個人行刑的那一天,衛兵走近,打開押門,戴上手銬後,鄭金河喊:『台灣獨立萬歲!』,嘴巴就被塞住,然後帶出去。」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鄭金河一個人承擔。鄭金河在執行前,曾經對鄭正成說:「台灣如果沒有獨立,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恥辱!」
他說:「我們要走了,剩下的就留給你們了。」

【三】泰源事件烈士與受難家屬慘痛的經歷
警總判決之後,行刑更是慘不忍睹。據難友拜訪烈士家屬得知,獄方通知家屬去領屍,五個屍體被裝在一個大塑膠桶內,冷凍冰塊溶解了,血肉糢糊成一團。每人被開六槍,陳良身中七槍,還有一刀刺斷心脈的傷口;據說是連開七槍他沒有斷氣,再補一刀。
陳良的長兄陳龍福領回屍體後,依民間鄉下習俗,在外面斷氣的不能進入村子,要把屍體停放在村子外的路邊。陳良體格高大,棺材必須訂做,這時又是熱天,除了要防貓狗,還有特務一直在附近盤查來往路人。家屬在這樣傷痛、艱苦的情況下,將陳良埋在村子入口處對面的沙丘上。
難友們在荒煙漫草中找到陳良的墓,用手觸摸墓碑,
「啊,好像還能感覺到當年在泰源時把手放在他肩上那樣的溫暖!」
「安息吧!再漫長的黑夜,總會有黎明到來的時候。台灣人不會讓你的血白流!」
江 炳興是台中一中優秀的學生,小學時每年都是第一名,家人認為以他的成績應該可以考上台大,但因家境窮困,他投考軍校,被捕時是陸軍官校三年級。他被槍決 後,有一天管區拿一張電報給家屬,是妹妹月慧收的,上面寫江炳興已被槍決,要家屬到台北市立殯儀館認屍。月慧起先不敢讓父母知道,但不說不行,她只告訴父 親,因為母親擔憂、恐懼,想兒子天天哭,身體已經搞壞了,不敢讓她知道。次日,月慧和父親、兩位親友,四個人搭慢車到台北。
在殯儀館停屍間,門一打開,月慧看到兩個冰櫃疊放,最高大的一位就放在冰櫃上面,月慧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門開時突然看到一雙腳,嚇得跌坐在地上。父親扶起她,她不敢再進入停屍間,就在外面辦公室等。
父親認屍走出來,月慧才開口問,父親流下眼淚,「妳哥哥被打了很多槍,可能死前有掙扎,手都受傷了…….回去不要說…..」
父親擔心母親無法承擔,加上運費要八千塊,他們沒有錢,也借不到錢,四個人商量後決定把江炳興埋在木柵公墓。買了便宜的棺木,沒有看日子、沒有選時辰,在下午兩、三點就安葬了。安葬後,他們就回台中縣大里,深夜抵家。
事件後,有三年,每年清明節母親與二哥到台北掃墓,壓金紙。
一九八一年,撿骨後移葬大里,難友們也去拜祭。往後十六年間,月慧的母親、二哥、父親先後去世。月慧積極參加民主運動。
「哥哥死的慘狀,父親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告訴母親,母親聽了很心痛!這事對我來講是一件永遠無法抹滅的痛!我下定決心,民主運動和平反這件事絕不能停滯!」
一九九七年,江炳興父親喪禮上,公祭後施明德才出現,一位難友出拳要打他,「你『嬈俳』(跩)什麼?公祭完了人才到!炳興是替你死的,他父親過世,你閣慢到!」
月慧上前勸阻。她疑惑著,為什麼難友要打施明德?聽難友說,舉事時,哥哥到泰源才三個月,獄中輔導長是哥哥軍校同學,把他調做外役,施明德利用哥哥做外役,告訴哥哥他要起義的計劃。父親過世,施明德應該早到,他反而遲到,才會有難友要打他。
詹 天增是金瓜石礦工子弟。父親早逝,他入獄後,母親幫人洗衣做飯,日日盼著他早日歸來;卻等到他的槍決。詹母天天哭,哭瞎了眼睛。難友們把詹母當自己的母 親奉養,難友輪流把詹母接回家同住,但她住了一段時間,不想再麻煩他們,還是搬回瑞芳老家。她住在石山里五號路一○一號,難友們去看她時,開車要穿過幾條 崎嶇不平的山路。一行人到了她家,她因為眼睛失明,感覺有人來,卻不知來人是誰?每次難友們來,都是看到她坐在掛著詹天增遺像下的牆邊。
難友們與詹母談話,說不了幾句就相擁痛哭………難友們燃香祭拜詹天增,然後在遺像前跪拜詹母拜認她為媽媽,要像天增一樣孝敬她。
詹母扶起兒子的同志,他們又哭在一起………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四日,詹母因腦溢血去世,享年七十二歲。義子們在義光教會為她舉辦追悼會。

【四】彭明敏教授對民主前輩的追懷
彭明敏教授在二○○四年五二○阿扁連任就職典禮後,五月二十二日於台北喜來登飯店FAPA(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募款餐會中演講,彭教授說:「我一點也 不同意有人稱台灣進行一場『和平、民主、寧靜、不流血』的革命,事實恰好相反,我們的民主革命並非順利、不流血,是前輩們『流汗換作血』所得來的。
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民自決』的聲音出現,深深打動當時台灣知識份子的心,造成很大的衝擊。台灣經過日本殖民時代和國民黨統治時代,民主前輩付出很大的代價,被捉、殺、和流血,才有現在得來不易的民主,幸福的一代實在要好好疼惜。」

October 6th,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