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節錄自程韜光《詩聖杜甫》 第十一章 群儒放詩歷下亭 兩曜辭別石門路 「香草美人般之屈子啊,你已經看見一座花團錦簇之江山正被雨打風吹去……嗚呼!『比干諫而死,屈平竄湘源……彭咸久淪沒,此意與誰倫?』」李白住劍,竟手挽酒樽,迎喉而傾…… 杜甫望著李白,李白此時已是酣醉,兀然倒臥於樹下,幾片黃葉不時悠然落於李白身上……李白像一顆碩大淚滴,於酒醉之中睡去,不時發出夢魘般的呻吟。杜甫知道眼前之李白是真的李白!世人眼中飄逸灑脫之李白,「斗酒詩百篇」之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之李白只是另一個李白!懷經天緯地之才而報國無門的李白,無奈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若同濁酒——總在不經意之時,一番別樣滋味讓李白淌下清淚……只是,李白不言!大地不言!李白將所有悲苦埋在心裡,只向世人展示著一個天才詩人驚天地泣鬼神之才華!內心強大的李白永遠是滿腔烈火,永遠是酣暢淋漓地狂歌著…… 夜幕降臨,山林風聲已起,涼意入懷。杜甫默默起身,再次艱難地將李白杯上身來,一步三晃向石門客棧走去…… 李白終於醒來。當第二天的陽光照進窗櫺之時,李白看見一個清瘦而溫暖的身影正在向店家胡姬索要熱湯。望著那個背影,李白忽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在自己吟唱「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之句時,那個清瘦的身影亦曾發出「二儀積風雨,百谷漏波濤」的地負海涵之語;當自己吟唱「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之句時,那個身影發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驚世駭俗之語;當自己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之句時,誰知他又將發出怎樣的呼聲?李白知道,杜甫必將發出更為鏗鏘的呼聲!杜甫後來發出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之語就是明證!自己曾「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以期「寰宇大定,四海清一」,然「騎虎不敢下」,到「攀龍忽墜天」之鬱憤和孤獨有誰體察?而此刻的杜甫,胸懷「竊比稷與契」之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之志而報國無門,其苦悶和壓抑又有誰能讀懂? 李白在即將與杜甫別去之剎那,忽然間讀懂了杜甫!如同長江與黃河之共鳴,如同天空與大地之契合!知己皆是以心交流,何需更多言語?李白不由支起身來,手握竹管,攬筆而就: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杜甫入門,捧著李白詩稿,哭出沉默已久之壓抑,酣暢淋漓!就這樣,李、杜兩座文學高峰,分別是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傑出代表,似乎生活在不同世界裡的人,卻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在同一片土地上經歷了相遇、相識、相知和即將而至的相別! 李白待杜甫住淚,方道:「我不日欲遊江南,焉能因私而不捨子美歸鄉?世事多艱,子美若有出世之意,焉不隨我戲滄海,泛五湖?」 「天下多故,甫尚未入世,焉敢妄談出世?」 李白聞言,無奈搖首:「子美之志不可奪矣!我為子美寫下薦書,若至長安,尚可討幾杯冷酒!」言畢,李白俯身為杜甫寫下兩封薦書,分別寫與汝陽王李璡和禮部侍郎崔國輔。並囑託道:「二人皆與我交契,必有益於子美。若入長安,即可相投。」 二人正在話中,就聽有人於客棧院落之中叫道:「謫仙人何在?」 李白探首,大叫一聲:「巢父兄!」竟赤足奔出,與來者緊緊相擁。李白隨後擁著來者入室,向杜甫介紹:「此乃我常向你言起之人:宣父後人孔巢父!」 杜甫上前,施禮道:「小弟鞏洛布衣,杜甫,字子美。」 孔巢父歡喜不已:「久聞子美詩名,今日一見,果是詩如其人:風流蘊藉,文質彬彬!」原來,孔巢父接朝廷徵召,以宣父後人之身,前往長安太子府任職。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xwF6dvarW7vnbQhXu3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