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因與聿案簿錄】山難



第一章 (1)

小屋裡的空氣混雜著木柴的煙味與潮濕霉氣,沉悶到令人感覺窒息。
自牆壁縫隙鑽進來的冷風讓火堆忽明忽暗,六名男女貼著牆屈膝圍坐成一個圈子,將狹小的屋子塞得幾乎沒有空隙,彼此肩抵著肩,一點小動作與聲音都會帶出令人尷尬的動靜。
擠在小屋裡的幾個人,年紀與職業身份都不盡相同,唯一共通點,大概就是他們疲憊又憂慮的神色,每個人都身著同樣厚重的防寒衣物,如同抱著浮木一般緊抱著懷中的背包,像是剛從極寒之地逃出的難民。
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
聚集在此處的,都是在大雪後跟各自的隊伍走散並迷路至此的登山客,他們既是山友也是難友,互不相識卻又不得不依賴彼此。
「看來今晚得就這麼過了。」坐在火堆旁的中年男人嗓音低啞的開口,火光將他黝黑的臉龐照得明滅不定。「外頭的雪若是沒停,救難隊是不會來的,只能祈禱明天的天氣能夠好轉了。」
他的話讓原本就低迷的氣氛騷動起來,焦躁與不安的情緒像是被點燃,坐在他斜對面的平頭男人忍不住開口:「不能先跟山莊那邊聯繫嗎?你是嚮導,應該有無線電的吧?」
「壞掉了。」中年男人從自己的揹包裡掏出了個方形的制式對講機,毫不在意地往對方扔去,對講機一角有個明顯的凹痕,顯然經歷過重擊,已經報廢了。「手機也沒有訊號,我想你們應該也是一樣吧?」
「從下雪開始,手機的訊號就開始不穩,後來更是完全不行了。」坐在門邊戴著眼鏡的的男人點頭同意他的話,手中還抓著手機,顯然一直都在留意訊號。看著始終發送不出去的訊息,他煩躁地抓抓頭髮,總算抬起頭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人。
小屋裡的兩排人各是兩男一女,左邊是眼鏡男跟一對情侶,右邊依序則是中年男人、戴著毛帽的女人、以及一名看起來還是大學生的捲毛青年。
「自我介紹一下吧?」他推了下眼睛,主動說道:「我叫簡文昇,是名自由撰稿人,這次是為了拍雪景記錄而來的,只是沒想到雪會突然下得這麼大……」他沉默了會,顯然對這半日來的經歷感到十分鬱悶,半晌才吐了口氣。「……真是倒楣。」
簡文昇真實的情緒引起了他人的共鳴,有他起頭,其他人也跟著交流起自己的名字與經歷。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與人同行交好,總比自己孤身一人要來得更令人安心。
坐在簡文昇旁邊的那對情侶,分別叫做林翰語和鄭欣彤,約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基於賞雪拍照的目的,兩人跟著一位嚮導上山,原本預計晚間在山莊落腳,結果中午那場大雪卻讓他們和嚮導失散,雙雙迷了路。
而坐在鄭欣彤對面的,則是那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劉正國,本職是登山嚮導,但平時無事也經常會獨自上山,這次就是在獨自上山的途中遇難的。
坐在嚮導旁邊的則是當地的登山常客黃湘儀,二十八歲,也是獨自登山,但與劉正國顯然早已相識,聽說以前也一起登山過,這次一起遇難還能碰頭純屬巧合。
最後一人則是坐在黃湘儀左邊,也就是靠門位置的捲毛青年。
「同學,你呢?」
「我叫虞因。」捲毛青年說:「已經大學畢業好陣子,不是同學了。」
「在我們這些叔叔阿姨眼中,你看起來跟學生差不了多少。」黃湘儀發出了善意的輕笑聲,「這次是跟朋友出來玩嗎?」
「對,我們團七個人,在經過黑森林的時候我跟其他人走散了。」虞因點頭,「如果他們有順利回到山莊的話,應該馬上就會通報了。」
「嘖,剛才嚮導不是說了嗎?」平頭男林翰語煩躁地說:「通報也沒用,雪不停的話救難隊是不會出動的,如果可以回報所在地還好,但我們現在連無線電都沒有──」
「啊,那個的話……我有。」虞因從外套口袋裡摸出了台跟嚮導同款的無線電對講機,有些氣虛地說:「但可能沒什麼用……它只能接收到雜音。」
在其他人略帶驚喜與希望的注視下,他老實地交出自己那台對講機讓其他人嘗試使用,但正如虞因所說,對講機只能發出一些像是風聲般的沙沙雜音,在一群人的圍觀下聽著還怪滲人的。
「你是你們隊的領隊嗎?」黃湘儀好奇地看了他一眼,通常會拿到無線電的只有登山隊的嚮導或是領隊,不會全員發放……但身旁這名青年,怎麼看都不像是有什麼領隊氣質的人,比較像是鄰家男孩的類型。
「我不是……只是我家隊員比較不放心我。」捲毛青年抓抓頭,有點無奈地回答。他低聲嘟囔了句什麼,在其他人炙熱到讓人有些壓力的注視下,率先開口道:「對講機可以先放在劉大哥那裡保管,如果能跟外界聯絡上,還是由專業人士負責聯繫會比較好。」
他主動讓出無線電的行為讓其他人有些意外,有贊同的也有不滿的,但總歸沒人反對,甚至還對青年的識時務感到欣慰。畢竟這種能夠跟外界聯繫的重要東西,對所有山難者來說其重要程度並不亞於火源,他們希望將它放在更值得信賴的人身上也情有可原。
見對講機被傳到了劉正國手裡,簡文昇搓了搓雙手,望向設置在屋內牆邊的小火堆,忍不住問道:「是說,能不能定時換個位置?門邊實在是太冷了。」
火堆的位置就安在門口正對面的牆壁邊,連接著老舊的通風口,發出溫暖的紅光;然而火源很小,通風還不良,也就夠周邊四個人稍微取暖,距離最遠、靠近門邊的兩人別說取暖了,只能感受到門外透進的刺骨寒意。
「每三十分鐘所有人輪換一次位置,最外頭的到最裡面來。」劉正國看了眼手錶,點著頭說道:「現在先換一輪,晚上十點後改成三個小時輪換一次,大家抓緊時間休息,最外頭的兩人守夜。」
聞言,簡文昇鬆了口氣,坐在火源旁的那對情侶卻忍不住蹙眉,但終究還是沒說什麼。